CN203252935U -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2935U
CN203252935U CN2013202885814U CN201320288581U CN203252935U CN 203252935 U CN203252935 U CN 203252935U CN 2013202885814 U CN2013202885814 U CN 2013202885814U CN 201320288581 U CN201320288581 U CN 201320288581U CN 203252935 U CN203252935 U CN 203252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er
effect
medicine
flavor
kidn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885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桂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2885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29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2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293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衰延年膏药,所述膏药自上而下包括无纺布层、含药层和防粘层,所述所述防粘层上粘附挡药层,所述挡药层设有渗药区和防渗区,所述防渗区的上表面为带有向中心倾斜的周向斜面,周向斜面、渗药区的顶部平面和含药层)的底部平面围成了内部空腔;所述结构中的内部空腔可防止药物向膏药外扩散,增加特定穴位处药物的浓度,提高药物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衰延年膏药的新结构。
背景技术
衰老是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表现为结构和机能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面斑、牙齿松动、须发早白脱落、失眠、健忘、头晕、反应迟钝,动作缓慢等现象;同时随着肝脏、肾脏等身体各器官功能的逐渐丧失,随之而来出现了许多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目前,有许多抗衰延年药物,包括水剂、丸剂、粉剂、片剂、胶囊剂等,大多数是内服药。这些药物中多以中药为主,如CN101745034公开了由人参、灵芝、枸杞子、菟丝子等49味药组成的丸剂,该丸剂用于抗衰延年延年延寿;CN1171970公开了由人参、当归、牛夕、何首乌等66味药组成的“状元酒”,用于抗衰延年;CN1772194公开了由人参、五味子、茯苓等29味药组合的胶囊剂,该胶囊剂用于壮阳强肾。以上中药组合物多数都为口服制剂,长期服用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同时由于衰老的一大特征就是脏器功能衰退,肝肾等的解毒功能相继降低,口服制剂的副作用进一步增加。
现有技术中,多数膏药的结构都是膏药贴附在身体表面时,随着药物的扩散,没有贴附膏药的四周也会接触到药物,使药物到达有效部位的浓度降低,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研制了一种抗衰延年膏药,该膏药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无毒副作用;在总体处方具有很好疗效的基础上,又针对衰老的不同症状,增加了原料药,进一步提高抗衰延年的有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所述膏药使用方便,稳定性高,不存在口服制剂的首过效应,消除了口服制剂的副作用。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衰延年膏药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和蜂蜜制成: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021
本实用新型通过实验,研制出一种由上述13味原料药与蜂蜜一起制成的抗衰延年膏药,该膏药的总有效率达96%以上;该膏药通过接触特定的穴位,所述穴位包括关元穴、腰阳关、足三里穴、神阙穴、肾俞穴、三阴交穴或中极穴等,该膏药通过腧穴的吸收和传导,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改善衰老症状,增强机体抵抗力,推迟衰老,延长寿命,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022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031
所述抗衰延年膏药用于制备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的药物中的应用。
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变慢,患病的风险随之增加,本实用新型人以当归、人参、菟丝子等13味药为基础,又加入了三七、泽泻等12味药,所制得的膏药能够调节全身代谢,恢复细胞活力,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健脑健体,扶正固本,延缓衰老;对冠心病、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等病的有效率达96%以上,无副作用,延长了老年人的寿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珍珠      3-9        女贞子     45-57       苍术    40-50
楮实子    45-52      五味子     30-38       沙苑子  50-60
肉苁蓉    10-14      小麦胚芽粉 48-60
所述抗衰延年膏药用于制备治疗气血两虚,面色差,面斑,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
随着步入老年阶段,大多数人的身体机能随之下降,会出现一些衰老体征,这些体征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针对这些衰老体征,以当归、人参等13味药为基础,又加入珍珠、女贞子等8味药,并对各味药的剂量进行了合理筛选;上述膏药能够发挥补肾壮阳,益血益气,安神明目,乌发养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推迟衰老的功效,主要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和生活压力大,亚健康,早衰的老年人;进一步对气血两虚、面色差、面斑、失眠的有效率达到95%以上,无毒副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进一步,所述抗衰延年膏药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乳香     10-20    黑芝麻      20-30      远志      10-22
杜仲     5-15     地骨皮      23-30      木香      25-32
山药     20-30    覆盆子      30-40
所述抗衰延年膏药用于制备治疗肝肾两虚,遗精盗汗,腰酸带下筋骨无力,须发早白、脱落,牙齿松动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人以当归、人参等13味药为基础,加入了黑芝麻、乳香等8味药,并对各味药的剂量进行了合理筛选;该膏药能够补肝肾,益精血,润泽毛发,乌发壮骨,扶老益寿,养颜延年,推迟衰老,抗衰益寿增强免疫力;进一步对肝肾两虚,遗精盗汗,腰酸带下筋骨无力,须发早白、脱落,牙齿松动的有效率达95%以上。
进一步,所述抗衰延年膏药主要还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
天冬     30-40      白芍     45-52      麦冬    16-30
地黄     30-40      山茱萸   45-55      柏子仁  25-35
所述抗衰延年膏药用于制备治疗肾气衰减,耳鸣头晕,健忘,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性欲减退,畏冷肢寒,小便余沥不尽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改善老年人的年老体弱、畏寒肢冷、五更泄浑、遗精盗汗等症状,以当归、人参、菟丝子等13味药为基础,又加入了白芍、天冬等6味药;该膏药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让机体年轻态,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进一步,对肾气衰减,耳鸣头晕,健忘,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性欲减退,畏冷肢寒,小便余沥不尽的有效率达94%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中,所述蜂蜜选自荔枝蜜、刺槐蜜、油菜蜜、枣花蜜、野桂花蜜或椴树蜜等,进一步,所述蜂蜜优选为枣花蜜;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之和与蜂蜜的重量份比为1∶1-1.2。
蜂蜜的质量很重要,它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的品种应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以枣花蜜为佳;枣花蜜性状为泸白色或黄色稠厚糖浆状或凝脂状半流体,有香气;味纯甜而不酸,无异味,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为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对蜂蜜的炼制过程进行筛选,炼制蜂蜜的目的在于:1.除去杂质;2.破坏酶,杀灭微生物;3.适当除去水分以增加粘合力;4.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蜂蜜根据炼制的程度不同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三种;三种蜜的炼制过程如下:
嫩蜜:系将蜂蜜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达及杂质,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05-115℃,含水20%-30%,相对密度为130-134,颜色稍变,略有粘性。
中蜜:系将嫩蜜继续加热达116-118℃,含水7%-12%相对密度为136-138,颜色呈浅红色,表面翻腾着均匀有光泽细泡,右手搓捻有粘性,但两手离开时无长白丝出现。
老蜜:将中蜜继续加热到119-122℃含水1%-5%相对密度140以上,颜色呈深棕色,表面翻腾着红棕色气泡,粘性强,两手捻之出现白色长丝,滴入水中呈珠状而不散。
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中的蜂蜜优选枣花蜜的中蜜。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所述抗衰延年膏药含药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处方量的原料药,备用;
2)将所述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80-100目筛,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粉;
3)蜂蜜的制备:a.称取处方量的蜂蜜,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
b.继续加热达116-118℃,含水7%-12%,相对密度达136-138,颜色呈浅红色,表面翻腾均匀;
4)取3)步中制备好的蜂蜜,置于锅中,保持温度116-118℃;
5)边搅拌边向4)步中加入2)步骤的混合粉,至污水气泡冒出,练至滴入冷水中成块,降温至30-40℃,搅拌均匀,收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的制备方法简单,能够保证该膏药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各原料药的来源和功效如下:
人参: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多于秋季采挖,洗净经晒干或烘干;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延缓衰老;(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3)抗应激作用;(4)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学习记忆作用;(5)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6)明显增加外周血细胞数的作用;(7)影响脂质代谢、降血脂、降糖。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预防老年性动脉硬化,改善衰老的肺功能;(2)促进造血功能;(3)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4)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灵芝: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性味甘,平;归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有延缓衰老作用;(2)抗应激作用;(3)调节免疫;(4)抗诱变,抗肿瘤;(5)降糖;(6)具有安神、镇静、镇痉、抗惊厥、对精神衰弱、失眠等有较好疗效。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抗肿瘤;(2)调节免疫;(3)抗衰延年;(4)保护肝脏;(5)对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具有双向调节作用;(6)防治老年痴呆。
蜂蜜: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的蜜;春至秋季采收,滤过;性味甘,平;归肺、脾、大肠经;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外用生肌敛疮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有抗菌作用;(2)滋补强壮;(3)增加冠脉流量;(4)影响糖代谢;(5)调节免疫功能;(6)止咳作用。
牛膝:本品为觅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性味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
何首乌: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性味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延缓衰老;(2)调节免疫;(3)降血脂;(4)保护心脏;(5)保护肝脏;(6)抗诱变作用。
鹿角胶:本品为鹿角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味甘、咸,温;归肾、肝经;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
补骨脂:本品为豆科植物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果实,除去杂质;性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有抗肿瘤作用;(2)调节免疫作用;(3)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4)平喘;(5)延缓衰老等。
龟甲胶:本品为龟甲经水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性味:咸、甘,凉;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养血,止血作用。
枸杞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当归: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延缓衰老;(2)抑制血小板聚集;(3)促进造血功能;(4)降血脂;(5)增强免疫功能。
花椒: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Zanthozxylum schinifoliumSieb.et Zucc.或花椒Zanthoz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除去种子和杂质;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
干姜: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
菟丝子:本品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Br.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性味辛、甘,平;归肝、肾、脾经;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的功效。
没药:本品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哈地丁树Commi phora molmol Engl.的干燥树脂;分为天然没药和胶质没药。性味辛、苦,平;归心、肝、脾经;具有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丁香: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当花蕾由绿色转红时采摘,晒干;性味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
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rtg(Burk.)F.H.Cheri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具有散疲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山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a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
女贞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
天花粉: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切段或纵剖成瓣,干燥;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的功效。
天冬: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性味甘、苦,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
木香: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和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性味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五味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o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
丹参: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石菖蒲: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性味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的功效。
大蒜: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鳞茎;夏季叶枯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通风晾晒至外皮干燥;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解毒消肿,杀虫,止痢的功效。
山茱萸: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性味酸、涩,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的功效。
白芍:本品为毛崀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地骨皮: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性味甘,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
地黄: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性味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心、肝、肾经;鲜地黄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延缓衰老;(2)增强免疫;(3)增强造血功能;(4)抗肿瘤;(5)降血糖;(6)强心,调整血压。
肉苁蓉: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xnche deserticola Y.C.Ma或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Schrenk)Wight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春季苗刚出土时或秋季冻土之前采挖,除去茎尖;切段,晒干;性味甘、咸,温;归肾、大肠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研究具有如下功效:(1)具有延缓衰老作用;(2)调节免疫力,抗应激;(3)调整内分泌和代谢作用;(4)通便。
麦冬: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
远志: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性味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的功效。
白芥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capisal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性味辛,温;归肺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
苍术: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a.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
杜仲: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
珍珠:本品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Dhunker)、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或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自动物体内取出,洗净,干燥;性味甘、咸,寒;归心、肝经;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润肤祛斑的功效。
沙苑子:本品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晒干;性味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功效。
乳香:本品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 bhawdajiana 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定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柏子仁:本品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
泽泻: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lis(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和粗皮;性味甘、淡,寒;归肾、膀胧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功效。
黄精: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
楮实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除去灰白色膜状宿粤和杂质;性味甘,寒;归肝、肾经;具有补肾清肝,明目,利尿的功效。
黑芝麻: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性味甘,平;归肝、肾、大肠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效。
覆盆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性味甘、酸,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功效。
甲基橙皮苷:化学名为3’-甲基-7-(鼠李糖-L-葡萄糖)橙皮苷,化学式为C29H38015,分子量为626;药理作用:可增强维生素C的作用,并有较强的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小麦胚芽粉:小麦胚芽是从优质小麦粒中萃取的精华,是一种高蛋白、高维生素E、低热、低脂、低胆固醇的营养品;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D、不饱和脂肪酸、核酸、叶酸、二十八烷醇和钙、铁、锌、硒等10余种矿物质等;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防止肿瘤的功效。
本膏药的发明人是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经过反复实践,运用了中医的内病外治和中医的辨证论治,由一种组方辩证论治、药味加减而成的一种新膏药;所述膏药不含铅毒、不伤皮肤、无污染,应用时不须热烤,直接贴于穴位上即可。所述膏药绿色环保,见效快,对防治老年型疾病,推迟衰老,改善衰老症状,增强抗病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适合各类型病人,如肾阳虚、肝肾虚、更年期、高血压等各年龄段的衰老病人,疗效显著,对不同衰老症状的有效率均达94%以上,无毒副作用。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人研制了一种有效控制药物向四周扩散的新型抗衰延年膏药,所述膏药增加了特定穴位的药物浓度,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所述膏药自上而下包括无纺布层、含药层和防粘层,所述含药层和防粘层之间还有底面粘附在所述防粘层上的挡药层,所述挡药层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分别为渗药区和防渗区,所述防渗区的上表面为带有向中心倾斜的周向斜面,所述防渗区的周向斜面、所述渗药区的顶部平面、所述含药层的底部平面围成了内部空腔。
进一步,所述周向斜面和渗药区的顶部平面形成91-170°的夹角。
更进一步,所述渗药区上设有凸起,所述周向斜面和渗药区的顶部平面形成120-150°的夹角。
所述渗药区还可以向防粘层方向凸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衰延年膏药是针对抗衰延年的穴位疗法设计的一种新型膏药,通过在膏药上设有挡药层,所述挡药层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设有渗药区和防渗区,其能够与含药层形成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可以容纳药物,当膏药接触皮肤,药物熔融后,不会流淌膏药外,而是流淌到内部空腔中,一方面减少了膏药向外的扩散,另一方面增加了膏药贴附的特定穴位上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了药物的疗效;所述挡药层内部设有的防渗区也可使药物能够仅针对特定的穴位发挥药效,进一步减少了药物向四周的扩散,还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所述渗药区内设有凸起或所述渗药区可以向防粘层凸出,其可起到按摩的作用,增加血液循环,增加穴位对药物的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药物向膏药粘附外的部位扩散,提高药物对穴位作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0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药组合物处方及制备方法
实施例1
1)称取处方量的原料药,备用;
2)将所述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粉;
3)蜂蜜的制备:a.称取处方量的蜂蜜,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
b.继续加热达116-118℃,含水10%,相对密度达137,颜色呈浅红色,表面翻腾均匀;
4)取3)步中制备好的蜂蜜,置于锅中,保持温度116-118℃;
5)边搅拌边向4)步中加入2)步骤的混合粉,至污水气泡冒出,练至滴入冷水中成块,降温至40℃,搅拌均匀,收膏;
所述膏药的结构如下:
所述膏药自上而下包括无纺布层1、含药层2和防粘层3,挡药层4粘附在防粘层3上,挡药层4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分别为渗药区6和防渗区7,防渗区7的上表面为带有向中心倾斜的周向斜面8,所述防渗区7的周向斜面8、渗药区6的顶部平面9、含药层2的底部平面10围成了内部空腔5;所述内部空腔5可以容纳药物,防止熔融后的药物流淌到膏药外,减少药物的扩散,充分发挥药物对特定穴位的作用。
实施例2
制备方法:
1)称取处方量的原料药,备用;
2)将所述各原料药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粉;
3)蜂蜜的制备:a.称取处方量的蜂蜜,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
b.继续加热达116-118℃,含水10%,相对密度达136,颜色呈浅红色,表面翻腾均匀;
4)取3)步中制备好的蜂蜜,置于锅中,保持温度116-118℃;
5)边搅拌边向4)步中加入2)步骤的混合粉,至污水气泡冒出,练至滴入冷水中成块,降温至30℃,搅拌均匀,收膏;
所述膏药的结构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膏药自上而下包括无纺布层1、含药层2和防粘层3,挡药层4粘附在防粘层3上,挡药层4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分别为渗药区6和防渗区7,防渗区7的上表面为带有向中心倾斜的周向斜面8,所述防渗区7的周向斜面8、渗药区6的顶部平面9、含药层2的底部平面10围成了内部空腔5;所述内部空腔5可以容纳药物,防止熔融后的药物流淌到膏药外,减少药物的扩散,充分发挥药物对特定穴位的作用;所述渗药区6上设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可以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穴位对药物的吸收。
实施例3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191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4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5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6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11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7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12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8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13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21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实施例9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22
制备方法: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
临床试验过程
一、研究方法
(一)试验病例
1.纳入病例标准:年龄为40-90岁,符合中医辩证诊断标准;
2.排除病例标准:孕妇,高危重病人或对本药过敏者。
(二)治疗方法
1.治疗组: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5所述的膏药,每日1帖,7天为一疗程。
2.对照组1:八子补肾胶囊,每日两次,每次2粒;
对照组2:五福心脑清,每日两次,每次2粒。
(三)观察项目
观察治疗前后相关症状及体征变化。
(四)疗效判断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
4.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二、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见下表所示。
表一本实用新型膏药抗衰延年的总疗效
组别 病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实施例1(例) 97 80 6 8 3 96.9
对照组1(例) 66 36 8 12 10 84.8
本实用新型所述膏药能够有效地抗衰延年,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表二实施例2和对照组2的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41
实施例2对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三实施例3和对照组1的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51
实施例3对包括气血两虚,面斑,面色差,失眠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四实施例4和对照组1的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61
实施例4对治疗肝肾两虚,遗精盗汗,腰酸带下筋骨无力,须发早白、脱落,牙齿松动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表五实施例5和对照组1的疗效比较
Figure BSA00000900794800271
实施例5对肾气衰减,耳鸣头晕,健忘,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性欲减退,畏冷肢寒,小便余沥不尽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毒副作用
试验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变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衰延年膏药的有效率达到96%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有效率达96%以上;治疗气血两虚,面斑,面色差,失眠的有效率达95%以上;治疗肝肾两虚,遗精盗汗,腰酸带下筋骨无力,须发早白、脱落,牙齿松动的有效率达95%以上;肾气衰减、耳鸣头晕、健忘,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性欲减退,畏冷肢寒,小便余沥不尽的有效率达94%以上,且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典型案例:
郭先生,出生于清朝末期,享年85岁,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衰延年膏药的配方发明人,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膏药,身体一直很健康,并且未患过重大疾病。
吕女士,50岁,由于工作压力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心情烦躁,失眠,心焦,气短,面部黄褐斑等症状,多方治疗不见好转;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贴附在关元穴上,面部斑点慢慢褪去,失眠,气短症状消失,并且身体各器官的机能随之增强;吕女士一直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膏药,每五年一随访,至今83岁的吕女士仍健在。
杜女士,今年60岁,长期患有肾炎、高血压病,起夜多,睡眠状况不好,失眠多梦,眼睛浮肿,白天犯困,头晕头疼,经常疲倦,心情不舒畅,用过很大方子,见效不明显;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抗衰延年膏药,贴附在腰阳关穴,睡眠质量提高,头晕头疼症状,高血压病得到了很好的治愈,每五年的一随访,至今85岁的杜女士仍健在。
王女士,7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胁痛隐隐、腰膝酸痛无力,口干舌燥,少苔,临床诊断为肝肾阴虚,采用由夜交藤、酸枣仁等原料药组成的中药,治疗数天后,效果不明显;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膏药,贴附在足三里穴,症状消失,肝肾阴虚肝肾阴虚症得到很好的治疗,每五年的随访,至今91岁的王女士仍健在。
吕先生,50岁时出现了耳鸣头晕,健忘,精神呆滞,动作迟缓,性欲减退等老年性病的症状,身体进入了亚健康状态,他从55岁起,一直开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贴附在肾俞穴,其亚健康状态消失,每五年随访中,吕先生在70岁时,身体仍是很健康,至今89岁的吕先生仍健在。

Claims (4)

1.一种抗衰延年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膏药自上而下包括无纺布层(1)、含药层(2)和防粘层(3),所述含药层(2)和防粘层(3)之间还有底面粘附在所述防粘层(3)上的挡药层(4),所述挡药层(4)的中心区域和外周区域分别为渗药区(6)和防渗区(7),所述防渗区(7)的上表面为带有向中心倾斜的周向斜面(8),所述防渗区(7)的周向斜面(8)、所述渗药区(6)的顶部平面(9)、所述含药层(2)的底部平面(10)围成了内部空腔(5)。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斜面(8)和渗药区(6)的顶部平面(9)形成91-170°的夹角。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药区(6)上设有凸起(11),所述周向斜面(8)和渗药区(6)的顶部平面(9)形成120-150°的夹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衰延年膏药,其特征在于,所述渗药区(6)向防粘层(3)方向凸出。
CN2013202885814U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2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85814U CN203252935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885814U CN203252935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2935U true CN203252935U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6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8858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52935U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293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9429A (zh) * 2017-12-11 2018-05-29 无锡盛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防妊娠纹的天然乳胶膜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56787A (zh) * 2021-06-10 2021-10-01 李艳 一种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9429A (zh) * 2017-12-11 2018-05-29 无锡盛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防妊娠纹的天然乳胶膜及其使用方法
CN113456787A (zh) * 2021-06-10 2021-10-01 李艳 一种中药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0069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丸剂
CN101095845A (zh) 百年养生神酒
CN102657835B (zh) 治疗高血压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合物、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21649A (zh)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0740A (zh) 一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4648A (zh) 一种用于厌食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79908B (zh) 一种排毒清透养颜中药制剂
CN104173957A (zh)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CN104306540B (zh) 一种治疗脑瘤术后肢体麻木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80826A (zh) 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3252935U (zh) 一种抗衰延年膏药
CN104353051A (zh) 一种治疗胃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12044B (zh) 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071001A (zh) 一种用于足跟痛泡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6491760A (zh) 具有降血压作用的瑶药足疗包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50966A (zh) 一种治疗阳虚的泡脚药、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5232958A (zh) 一种用于制备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58677A (zh) 一种治疗膜性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0773A (zh)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CN104306583A (zh) 一种治疗月经量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2989A (zh) 一种引经健骨、舒筋活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5831B (zh) 一种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70773A (zh) 一种治疗硬皮症的中药制剂
CN103191301A (zh) 一种调节阴虚体质的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9073A (zh) 一种泡脚治疗寒脚缓解足部疲劳的中药粉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