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枸杞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1 生产环境条件

1.1 气候条件

枸杞种植要求年平均气温5.6-12.6℃,≥10℃有效积温2800-3500℃,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全年无霜期≥120天以上的范围内。

1.2 土壤条件

枸杞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极耐盐碱,能在土壤PH值6.5~9.0,含盐量0.9%以下的各种耕作土壤上生长,但土层深厚的轻壤、沙壤或中壤土地上生长结果更好。

1.3 水质条件

有满足枸杞生长灌溉水源。

2枸杞建园技术

2.1园地选择

应选择土壤PH值8.0以下,含盐量0.5%以下土层深厚,地势较高的轻壤、沙壤或中壤土地建园。

2.2苗木准备

2.2.1品种选择

建议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果粒大、商品性好的宁杞5号、宁杞7号品种。

2.2.2苗木准备

选择苗木根系完整、根茎新鲜,苗高70厘米以上,地径0.7厘米以上,侧根5条以上,根长20厘米以上的一级苗。起苗时间尽可能靠近栽植时间,最好是随挖随栽。起苗时要求保证根系较完整。苗木挖出后应尽快分级捆绑、根系蘸泥浆并用塑料薄膜包裹,放在荫凉处保湿存放。远距离长时间运输的苗木,一定要喷水湿润,装车后用篷布包严运输,途中要严防风干和霉烂,宁杞5号应以4:1比例配制授粉树。

2.3栽植密度设计

适宜栽培密度为株行距1.5×3.0m,土壤瘠薄沙壤土上可采用1.3×3.0m;也可以设计为1.5×1.5m的初始密度,五年生后隔一行挖一行,调整为1.5×3.0m。

2.4苗木栽植

2.4.1栽植时间

春季栽植应在土壤解冻后,苗木发芽前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即清明前后。秋季栽植应在土壤冻结前的30天左右进行,以便栽后根系能够恢复吸收能力。

2.4.2苗木栽前处理

栽前应该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剪去根劈裂、折断部分,剪齐断口,用0.05%高锰酸钾溶液或0.1%的多菌灵水溶液浸泡苗木根系及茎干5min杀菌消毒,再用含有生根剂、微量元素的泥浆蘸根,促进根系恢复和产生新根。

2.4.2植苗复土

按株行距定线打点,在栽植点上挖穴或按栽植行开挖栽植沟,栽植穴规格为坑径30厘米,深度30厘米;每穴或每株施入腐熟有机肥4公斤,磷肥0.5公斤和钾肥各0.3公斤,与深层土壤混合均匀,回填至25厘米以下深处踏实,然后在坑中心堆起小土堆,将苗木放在土堆上,使根系向四周舒展,扶直茎干,填入一半表土,填土踏实。

2.5栽植穴土壤增温保水

栽植灌水后,地表松土,栽植行地表面用地膜或细绵沙覆盖。覆盖厚度3~5厘米。覆盖可提高栽植穴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促进栽植苗木根系恢复和生长的作用,保障栽植成活、快速生长。

3整形修剪

3.1整形修剪的意义

整形修剪是枸杞栽培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根据枸杞的生长结果特性、立地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特点,通过整形使枸杞树具有牢固的树体骨架和合理的树冠结构,为以后的生长结果、树体管理和丰产打好基础。而修剪则是在整形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和维持通风透光良好、枝条分布均匀、树冠圆满与结构合理的丰产树形,调节生长与结果关系的一项长期性管理措施。整形修剪对保障枸杞长久持续高产、优质和高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3.2枸杞枝芽生长及结果特性

枸杞每一节位有一个主芽和两个副芽,通常主、副芽都能萌发,但主芽萌发的枝条生长旺盛,形成粗壮的枝条,而副芽萌发的枝条相对细弱。枸杞根部、主干基部和下部、侧枝的中下(后)部很容易萌发直立生长的徒长枝。枸杞当年生结果枝柔软易下垂,枝头不能连续延伸,第二年春季从未下垂的后部萌发新的枝条。

枸杞在头一年形成的中短枝、当年的春梢、夏梢和早期的秋梢上都能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当年生枝生长5~10厘米后,开始在叶腋间形成花芽,随枝条生长花芽边分化、边开花、边结果、边成熟、边采收,形成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等生长过程相互重叠,这既是高产稳产的特性,也是造成养分和水分竞争激烈,后期果实变小,甚至早期落叶的内在原因。

3.3枸杞整形

枸杞常用树形为半圆分层形树形。有5-6个主枝,分两层着生在中央干上,第一层3-4个,第二层2个。上下层主枝相互错开,不重叠,树高1.7m左右,树冠直径1.5-1.8m。

3.3.1幼树整形

3.3.1.1定干

苗木栽植后立即定干,定干高度随苗木大小不同而异,苗高70厘米以上的粗壮苗木一般定干高60厘米;定干太低,萌发出的侧枝过低,侧枝上的结果枝易拖地,花果受损坏,耕作不便;若定干太高,重心不稳,树冠易倾斜。

3.3.1.2侧枝选留

当年定干、萌芽后,抹去距地面40厘米以下树干上的全部萌芽,在距地面40~100厘米范围内选择3~4个向四周均匀生长的健壮侧枝,保持其分枝角度45°~50 °,方位角90°~72 °,长度达35厘米左右时,在30厘米处摘心或短截,促生分枝,分枝中向两侧伸展的保留,直立向上和背下的摘除,每个节位保留一个枝,培养成树冠的第一层骨架枝。同时,还可在主干上部选留3-4个中壮枝不短截,作为临时结果枝,有利于边整形边结果。对主干上其余枝应及时剪除。

3.3.1.3第一层树冠培养

第二年萌芽前,在上年骨架枝的前部选一健壮的一年生枝作为母枝延长枝,在其距母枝35厘米左右处短截,萌芽后,保留一个与母枝伸展方位及其分枝角度一致的健壮新梢作为主枝延长枝继续培养,并在长度达40厘米时,于30厘米处剪梢,促发侧枝,保留向两侧伸展的枝条,摘除直立向上和背下的枝条,每个节位保留一个枝,全层有22个左右的侧枝。对上年骨架枝上的其它一年生枝,选择母枝两侧斜向上伸展的于中部短截培养成侧生枝组,侧生枝组左右交错分布,充分占据空间。剩余的一年生枝回缩到三分之二处,作为结果枝。第三年及其以后依次类推逐年培养,直至树冠达到大小。

3.3.1.4第二层树冠培养

第三年选留2~3个发自主干或第一层骨架枝上生长健壮、枝间距30厘米的健壮新梢,在距第一层30厘米处短截,促发侧枝,按照第一层主枝的培养方法培养,形成第二层骨架枝和结果层,第二层冠幅直径是第一层树冠直径的三分之二。

3.3.1.5放顶成形

第五年或第六年,第二层结果枝充实,即树体第二层有主枝3个、侧枝12个左右,并在树顶中央选留2~3个中庸枝作顶,形成树高1.5~1.6m,幅宽1.5~1.8m,全树有35个侧枝(结果母枝),外形上小下大呈钟状形。

3.3.2成龄树整形

3.3.2.1清理树冠

从基部剪除结果层内的干枯枝、针刺枝、细弱枝、病虫枝、横穿枝以及下垂枝,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树顶控制:减去超过树冠高度的徒长枝,控制树高和生长势;在顶部中央选留2~3个中壮枝,并剪去超过30厘米部分,形成浮顶,防止树势衰弱。

3.3.2.2树冠截底补空

在夏秋季节,对树冠下部贴地面枝条,距地面40厘米处短截,防止果实着地和影响田间管理;对因管理不当,机械性损伤等造成树冠空缺处,选留长在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在伸向空缺部的2/3处摘心或短截,促发侧枝,补满树冠。

3.3.2.3结果枝更新

在春季萌芽前,对保留的结果枝在弯曲下垂处或中部短截;连续结果三年后结果枝回缩到基部,进行更新;结果多年后,为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应逐年间隔分批重回缩侧枝,促其萌发新的枝条,更新枝组,使树冠紧凑,内外层都能结果。

3.3.2.4抹芽摘心

春季芽萌动后,抹去根颈、主干、内膛、顶部多余无用萌芽,每个节位留一个枝或芽;5月中下旬对树冠中四分之一的春梢于30厘米左右处摘心,促进分枝,让其8月结果,调节7月中下旬结果量,防止7月中下旬因结果量太大而果实变小,品质下降;在5~8月枸杞生长旺盛期,及时剪除根颈、主干、骨架枝和树冠顶部上的徒长枝,减少养分消耗,或在树冠、树顶空缺处短截补空、补顶。全树全年有120个左右的结果枝。

3.3.2盛果期后期树整形

定植15年后,枸杞树体生长势渐弱,发枝较少,枝条短,产量显著下降。这时的修剪任务主要是回缩修剪,复壮树势。具体方法是夏季利用徒长枝摘心,尽早培养成新的枝组;在春季修剪时,回缩到骨干枝中部,甚至更低一些,促使剪口下方的隐芽萌发出新枝,再摘心培养新的树冠。对主干及基部发出的无用徒长枝则应及时剪掉。

在更新复壮时,除修剪外,还应加强肥水供应和其它栽培管理,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4灌溉

4.1灌溉方式

枸杞灌溉方式有沟灌、畦灌、滴灌。

4.2灌溉时间

年内灌水6~8次。视土壤墒情,每15~20天灌水一次、采果期间,每采1~2次果需灌水一次。封冻前浇灌冬水。

4.3灌水量

每次灌水浸润深度以达60厘米为宜;每亩灌水量约60~80方。

4.4保墒措施

4.4.1中耕保墒

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5~10厘米。

4.4.2增施有机肥料保墒

树冠下1.0~1.5m宽度范围的土壤增施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和孔隙度,从而增加土壤的入渗量和持水能力,降低土壤表层水分的无效散失。

5施肥

5.1枸杞需肥特性

枸杞具有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物候期重叠,且持续时间长达5个月的生长结果特性,在年生育期内需要持续不断的补充养分。在年生长周期内,枸杞对氮素的需求量高于磷素和钾素。对氮素的吸收高峰期是4月中旬树体萌动抽梢展叶期、5月中旬—6月中旬新梢大量生长阶段和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树体大量结果期,对氮磷钾消耗最多,是需肥的关键时期;8月中下旬—9月中旬,进入秋梢生长结果期,此时仍需适量补充养分,维持秋果生产。枸杞对磷肥的吸收表现为生长前期(6月份以前)主要吸收利用根际土壤磷素,中后期(7月份以后)吸收追肥中的磷素的量逐渐增加。

5.2枸杞不同年龄时期的需肥规律

在幼龄(1—3年生)枸杞大量吸收氮素,适量吸收磷素,营养生长占优势,开花和结果期均晚于成年枸杞。进入盛果期后(4—5年后)对氮素的利用逐渐转向开花结果,同时加大了对磷钾的吸收利用量。表现为营养生长逐渐减缓,树体开始大量开花结果。

随树龄增加枸杞对氮磷钾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成龄树的需肥量是幼龄树的2—3倍,同时各个年龄时期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也发生了变化。

1—3年生枸杞在生长前期(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以前)对氮磷钾的吸收表现为高氮、中磷、低钾,进入生长中后期(6月下旬—7月中旬)后,磷素的吸收逐渐增加,氮磷比例接近1:1。4—5年生枸杞园在生长前期(4月份—6月初)氮磷钾比例为1:1.5:0.75,生长中后期(6月中旬—8月份)氮磷钾比例1:1:0.5。

5.3枸杞施肥技术

枸杞无害化定量配方施肥作业方案(一)

(新建枸杞园适用)

时间

田间工作

配方及用量

方法

注意事项

4月上旬

穴施基肥,灌水

每株6-8公斤有机肥+0.05公斤尿素+ 0.1公斤过磷酸钙+0.1公斤硫酸钾。

与下层土均匀混合,施入栽植穴30厘米以下位置,再覆盖表土呈土丘状,再行栽植。栽后立即灌水。

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

5月中旬

第一次追肥灌水,中耕除草

单施尿素,每株施0.05公斤尿素

采用四点开穴施肥,开穴位置距树体20-30厘米,深度15-25厘米,与有机肥施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施肥后立即覆土灌水,防止烧苗。

6月中下旬

第二次追肥灌水,中耕除草

每株施0.05公斤尿素+0.05公斤一铵+0.05公斤硫酸钾。

同上,开穴位置与第一次追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肥料混合后均匀施入。

7月中下旬

第三次追肥灌水,中耕除草。

每株施0.05公斤尿素+0.05公斤一铵。

同上,开穴位置与前两次追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枸杞无害化定量配方施肥作业方案(二)

(2~4年生枸杞园适用)

时间

田间工作

配方及用量

方法

注意事项

3月上中旬

施基肥

每株5-6公斤有机肥+0.05公斤尿素+ 0.1公斤重过磷酸钙+0.1公斤硫酸钾

用充分腐熟鸡粪或羊粪采用株间、行间4点开穴施肥。开穴位置距离根茎15-30厘米,深度15-20厘米,以后位置逐年外移加深,肥料充分混匀后每穴1-2公斤。

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

4月下旬—5月上旬

第一次土壤追肥

每株施0.1公斤尿素+0.05公斤一铵

施肥方法同上,但开穴位置与有机肥施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施肥后立即覆土灌水,防止烧苗。

6月上中旬

第二次土壤追肥

每株施0.05公斤尿素+0.05公斤一铵+0.1公斤硫酸钾。

同上,开穴位置与前两次追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肥料混合后均匀施入。

7月中旬

第三次土壤追肥

每株施0.05公斤尿素+0.05公斤一铵。

同上,开穴位置与前两次追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肥料混合后均匀施入。叶面喷肥连续喷4次

叶面喷肥

0.3%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水溶液

每隔10天喷肥1次,喷施时间为晴天的上午10时以前或者下午4时以后。

8月中旬

第四次追肥

每株施0.025公斤尿素+0.025公斤一铵。

同上,开穴位置与前两次追肥位置错开。施肥后灌水。

叶面喷肥

0.3%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水溶液

每隔10天喷肥1次,喷施时间为晴天的上午10时以前或者下午4时以后。

枸杞无害化定量配方施肥作业方案(三)

(5年生以上枸杞园适用)

时间

田间工作

配方及用量

开穴位置

方法

注意事项

3月上中旬

施基肥

距离树干30-40厘米,穴(沟)宽30-40厘米,深度30-35厘米,穴(沟)宽和深度随树龄增加逐年外移加深,肥料充分混匀后每穴3-4公斤(2铁锨)。

用充分腐熟鸡粪或羊粪采用株间、行间4点开穴或行间开沟施肥。

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开穴位置随树龄变化,逐年外移加深;保证用量。3月20日前完成

4月中下旬—5月上旬

第一次追肥

每株施0.2公斤尿素+0.1公斤一铵

距离树干30-35厘米,穴宽30-40厘米,深度30-35厘米;穴宽和深度随树龄增加逐年外移加深,施肥后适量灌水。

四点穴施。

6月上中旬

第二次追肥

每株施0.1公斤尿素+0.1公斤一铵+0.1公斤硫酸钾。

距离树干40-45厘米,穴宽30厘米左右,深度30厘米左右。

四点穴施

叶面喷肥

0.3%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水溶液

每隔10天,喷肥1次,喷施时间为晴天的上午10时以前或者下午4时以后。

6月上旬至8月上旬连续叶面喷肥5-6次

7月中旬

第三次追肥

每株施0.1公斤尿素+0.1公斤一铵。

距离树干50厘米左右,穴宽30厘米左右,深度35厘米左右。

四点穴施

叶面喷肥

0.3%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水溶液

同上

8月中旬

第四次追肥

每株施0.05公斤尿素+0.05公斤一铵。

四点穴施

叶面喷肥

0.3%的磷酸二氢钾或0.5%的尿素水溶液

距离树干60厘米,穴宽30厘米左右,深度35厘米左右;

同上

5.4叶面追肥技术

5.4.1喷施时间

花果期内(5月下旬—8月中旬)每隔10—15天,选无风晴天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进行。要求喷后3—4天内是晴天,至少是无雨天,一般应持续30分钟到1小时的湿润时间,以利叶片对肥料的吸收。若正午喷肥,叶面上的液滴会很快蒸发干,影响肥料被叶面吸收的速度。

5.4.2喷施浓度及用量

氮磷钾1:1:1比例混合的0.5%水浸液、0.2%磷酸二氢钾或0.5%尿素水溶液。喷量以叶面湿润叶间有水珠但不掉为宜。

5.4.3常用叶面肥配制方法

5.4.3.1 尿素液

按0.5公斤尿素加水100公斤配制,对各种作物可叶面喷施。

5.4.3.2 硼肥液

硼砂50-100g、加水50公斤,制成0.1-0.2%的硼砂液,于花期连喷2-3次,可提高结实率和坐果率。因硼砂在凉水中溶解缓慢,可先用5公斤45℃温水化开,再对水45公斤即可。

5.4.3.3磷酸二氢钾溶液

200-300g磷酸二氢钾,对水100公斤喷施。

5.4.3.4氮磷钾混合溶液

配制2-3%浓度的过磷酸钙水浸出液100公斤,加入尿素0.3-0.5公斤和硫酸钾1-1.5公斤。

5.4.3.5过磷酸钙浸出液

用过磷酸钙4-5公斤加水100公斤浸泡一昼夜,滤到液体即成。

6施肥枸杞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6.1枸杞的主要病虫害

主要的害虫和病害种类见下表(表1、表2)。

表1 枸杞的主要害虫种类

种类
科学名称
危害部位
危害程度
枸杞蚜虫
枸杞红瘿蚊
枸杞负泥虫
枸杞木虱
枸杞瘿螨
Aphis sp.
Jaapiella sp.
Lema decempunctata
Paratrioza sinica
Aceria palida
芽、叶、果
叶、梢、花
叶、嫩梢

花蕾
+++

在野生枸杞上发现
++++
++++

表2 枸杞的主要病害种类

种类
病原
危害部位
危害程度
枸杞炭疽病
枸杞灰斑病
枸杞根腐病
枸杞根癌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ercospora lycii
Fusarium sp.
Agrobacterium sp.
叶、果

根、根茎
根、干、枝、叶
++++
+++
++

6.2农业防治措施

6.2.1清洁园地

结合春秋两季修剪,将枯枝落叶及时清除消毁。作业时间应在3月20日前结束。减少越冬基数,以免害虫向新发枝叶迁移。秋剪时剪除当年徒长枝、过密枝、病虫枝、根蘖苗,降低瘿螨、锈螨越冬基数。夏季除根蘖苗、萌蘖芽,提高植株生长势,防止瘿螨、锈螨滋生和扩散。

6.2.2中耕

每次中耕要彻底。中耕后及时耙平,消除树冠下20~30厘米的土垅,以免红瘿蚊作茧化蛹。

6.2.3灌水

结合灌头水进行土壤药剂封闭,是防治枸杞红瘿蚊的有效措施。灌水后形成的板结层,能阻止40%以上越冬代红瘿蚊成虫羽化上树。灌水前平地、灌水时防止漏灌,坚持深秋翻冬灌,均能有效降低虫口基数。

6.2.4色板、色膜驱避和诱杀

即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原理和光色生态规律,用色板、色膜驱避、诱杀害虫。在田间铺设或悬挂银灰色膜可驱避蚜虫。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对黄色的趋性,在田间悬挂黄色捕虫板以粘住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用蓝色捕虫板可防治棕榈蓟马。从作物苗期和定植期开始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害虫发展,在害虫可能暴发的时间持续不间断使用,能及时监测田间害虫数量变动。

6.2.5超声波干扰

利用害虫对一些特殊波段超声的惧避行为,在田间播放,以惊扰害虫,使其不能正常完成觅食、觅偶、交配和产卵。这种方法对害虫种群的增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范围广,完全不伤害天敌,不会产生任何负面作用,长期推广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6.3化学防治

6.3.1防治指标

蚜虫每枝5头为防治指标;红瘿蚊越冬虫茧2个为防治指标;瘿螨危害指数达0.043时为防治指标。

6.3.2防治原则

枸杞病虫害的始发在4月中旬,危害高峰在5月中旬、6月中旬和8月中旬出现,10月底进入越冬期。其防治应坚持“中间轻,两头重”的防治原则,即将4月中旬、10月底作为重点预防期,适当加大药剂剂量,可有效控制越冬前后的虫源。这两个时期是枸杞的非结果期,不会构成农药对枸杞果品的污染。而5月中旬、6月中旬和8月中上旬为害虫繁殖盛期,也是“治”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有计划地选择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树体喷施,有效控制蚜虫、红蜘蛛和锈螨等害虫。

6.3.2防治要求

一种农药在每个季节的使用不得超过3次(但矿质农药不受此限制);不得随意加大药剂量(浓度),严格按说明书施用;尽量延长2次施药的间隔期,降低喷药次数;选用超低容量和静电喷雾药械,提高药剂的雾化程度,增加防治效果,降低残留量。

6.3.3防治方法

6.3.3.1喷化学保护剂

每年于枸杞开始落叶、落叶盛期和全部落叶后三次喷洒石硫合剂与代森锰锌的复配剂或仅石硫合剂;次年春季气温回升,树液流动,枸杞冬芽刚开始变色萌动和刚开始展叶期喷洒石硫合剂与代森锰锌复配剂两次,完全达到控制枸杞木虱、枸杞瘿螨、枸杞炭疽病和枸杞灰霉病的目的。喷药时一定要仔细全面,不留死角。浓度可以增加,药量以没有液滴从树上掉落为标准。

6.3.3.2化学药剂

防蚜为主兼治其它害螨类的化学农药组合为2.5 %扑虱蚜0.029 % + 0.05 %苦参素乳油,或2 %百草1 号乳油0.083 %~0.1 %浓度的溶液+ 塞得0.05 %溶液+ 硫磺胶悬浮剂0.83 %药液,或2.5 %扑虱蚜0.029 %溶液+1.5 %苦参素乳油,或2 %百草1 号乳油0.083 %~0.1%溶液+ 托尔螨净0.067 %溶液,或0.5 %苦参素乳油或2 %百草1号乳油0.083 %~0.1 %溶液+ 托尔螨净0.033%溶液+ 无磷洗衣粉。果实采收期防治应用采用高效、广谱、低毒的生物制剂与植物制剂,建议用3 %苦参素水剂或者3.6 % 百草1 号乳剂(0.083 %~0.1 %浓度的溶液)防治 。

6.3.3.3无公害防治中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

根据枸杞生产的“行业标准NY 5248- 2004 《无公害食品枸杞》”禁止使用的农药是:六六六、滴滴涕、呋喃丹、甲胺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杀虫眯、双甲眯、副乙酰胺、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马拉硫磷和磷胺。

6.3.3.4枸杞病虫害无公害防治中可选择的农药

有机磷类:灭蚜松、杀扑磷;

胺基甲酸酯:速灭威、巴丹、杂环类:吡虫啉、吡虫清(啶虫眯) ;

二氯化烟碱类::吡嗪酮(吡蚜酮) 、吡虫啉微乳剂、扑虱蚜;

植物源类:苦楝素、苦生碱、烟碱;

矿物类:硫悬浮剂、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

微生物类:白僵菌、Bt、绿僵菌。

7 收获

7.1 采收

当果实呈红色、果体变软、富有弹性、果肉增厚、果实与果柄易分离时,即可采摘。一般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初采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盛采期,9月上旬至早霜冻为末采期。采果间隔在初采期为10天一次,盛采期5-6天一次,末采期7-10天一次。采收必须坚持“三轻、两净、三不采”的原则,即轻采、轻拿、轻放;树上每次采净,树下掉落的拣净;早晨有露水不采,喷农药间隔期不到不采,阴天或刚下过雨不采。

7.2除蜡

为了使采摘的枸杞果实内的水分尽快蒸发掉,可在除蜡时加入少量食用碱(化学名:碳酸钠),利用碳酸钠溶解吸水,加快水分的蒸发,并且能保护枸杞表皮颜色。用2.5%的Na2C03水溶液,将采回的鲜果放入冷浸液中浸1min捞出、控干,倒在制干用的果栈上。

7.3制干

鲜果中加入0.5%的碱面拌匀,停放30分钟后摊在果栈上晒。果实摊的厚薄要均匀,厚度2~3厘米。鲜果可在较暖和的日光下晒。果实未干时不宜用手翻动,如遇阴雨非动不可时,可用木棍从栈底进行拍打,使果实同栈席脱离,果实之间松动,以促进果实干燥。大规模生产必须采用烘干干燥,最常用的是烘房烘干和热风炉烘干。烘道内放置装用果栈铺就的鲜果,使烘道内鲜果表面的温度达到45~60℃,经过55~60小时的脱水过程,使果实含水量达到13%以下。

7.4分级包装

7.4.1分级

将枸杞制干后,分级方法根据各级果实的大小用不同孔径的分果筛或色选机进行筛选分级。

7.4.2分拣、包装

制干后的枸杞,含水量必须达到13%以下方可进行分拣、包装。经过人工拣除小果、破皮果、异色果、残破果、变质果及果柄等杂质;分级挑选后,装入干燥、清洁、符合食品级的包装袋内,按等级不同进行计量包装,称量误差符合包装标识净含量的要求,及时封口装箱。

7.5入库贮存

枸杞产品应存储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无异味的专用库房中,并离地离墙存放,保持库房内通风良好,防鼠、防潮措施良好。

发布于 2020-02-25 17:29